回歸後大學生工資大縮水 「神科」也貶值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8/14 23:15

最後更新: 2016/08/15 20:34

分享:

分享:

社會關注青年上流困難,大學學歷膨脹,畢業生薪金下流。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歷年統計數字,發現扣除通脹後,整體大學畢業生之實質起薪點在19年間,僅增加約1,000元。如按學科劃分,僅商科、工程及科技科起薪有升值,文科貶值最嚴重,起薪大跌逾2,000元。

《香港經濟日報》參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(教資會)自1997年開始進行的大學畢業生薪酬統計,並以當年12月的綜合物價指數為基數、扣除通脹,計算實質薪金,發現截至2015年,整體大學畢業生實質起薪由年收入17萬增加至18.3萬,月薪由1.4萬增加至1.5萬,升7.15%。

不過,直至2010年,大學生的名義及實際薪金才重返1997年水平。雖然整體薪金有升幅,惟按學科劃分,僅商科和管理科、工程科和科技科畢業生之實質薪金有進帳,前者升10.8%,後者升3%。

其他科目包括醫科、牙科和護理科,以及教育科都錄得跌幅,分別跌7.4%及2%,畢業生實際薪酬減少2,180及371元。另外,文科和人文科學科跌勢驚人,19年間起點跌下降15.3%,相當於2,095元。扣除通脹後,2015年文科畢業生的實際薪金僅1.1萬元。

除了工程及科技、商科及管理科外,其他學科的起薪點也錄得貶值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除向來被視為本港經濟支柱的金融業外,同樣有升值潛力的工程和科技科可否成為起薪點之「抗跌」出路?

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莊太量表示,金融及工程科都受經濟周期影響,難言「一世抗跌」。他指,即使會計及法律系畢業生,起薪點亦不算可觀,但後來拾級以上,直言大學畢業生可較輕易達到本港收入中位數,反映大學學歷較有競爭力。

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表示,工程界在沙士及金融風暴期間處於低潮期,直至政府推出十大基建項目後才逐年好轉。他預計,未來僅機場三跑、港珠澳大橋可繼續支撑行業發展,而政府推動創新科技,資訊工程科畢業生將直接受惠。

201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Peter(化名),現時於外資公司擔任工程師。他指,近年工程界相當好景,畢業當年收到6至7份聘書,起薪介乎1.8至2萬元。他指,其公開試成績不足以考入醫科,故選擇次心水的工程學科,認為擁有專業資格在本港較有保障。

醫科緣何也不敵通脹?研究醫療政策多年、理工大學管理及市場學系教授阮博文表示,縱使2003至2006年醫科及護理科畢業生起薪點曾錄得短暫跌幅,但相關畢業生多年以來的起薪點依然偏高。他指,醫管局在訂定每年起薪點時,考慮一籃子因素,包括學生數目、預算,亦會參照其他專業的薪金水平。

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趙永佳認為,大學教育的目標不是為了幫學生找一份好工,全人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知識、修養、文化,不應單純以薪金去評定學位的價值,學生自我選擇某類科目如歷史或傳理,本來就並非為了發達,而且每個行業都有風險,選科時也不能預先估算畢業時的就業情況。

他建議,學生應按照興趣和能力選科,不要受社會偏見影響。他又指,大學畢業生未來的薪金增長比其他較低學歷人士為佳,故不能輕易判斷大學生「下流」。

【其他熱話】估不到的高膽固醇食物 皮蛋瘦肉粥也中招 

【其他熱話】捉精靈熱到燒底板 邊款手機最易壞? 

【其他熱話】濕疹狀元棄醫讀藥劑 「興趣比出路重要」 

【其他熱話】藥劑「攞到牌」卻未必「搵到工」?